目前,各國已經更新了下肢靜脈曲張的治療指南。對於已確診的靜脈曲張和主幹反流患者,首選的治療方法是腔內熱消融、射頻消融(或腔內鐳射)治療;只有在不適合使用腔內熱消融的情況下,可以考慮超聲引導下的泡沫硬化劑療法;而若不適合使用泡沫硬化劑療法,則需要手術剝離。下面將比較各種治療方式的優劣:
血管腔內鐳射消融(EVLA) vs 硬化劑 vs 手術:
研究表明,這三種治療方式都能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EVLA術後併發症較少,而泡沫硬化劑治療的靜脈閉塞成功率較低。傳統手術治療和EVLA治療術後的反流率較低。治療5年後,EVLA的生活質量優於傳統手術和硬化劑治療。腫脹技術下的腔內消融灼閉術具有安全、有效、微創、操作簡便、術後恢復時間短、不會遺留手術瘢痕等優點。
EVLA vs 傳統剝脫:
研究表明,EVLA術後在腹股溝區靜脈曲張復發的概率明顯高於傳統剝離術,而在靜脈症狀改善方面兩種治療方式沒有差異。
EVLA vs EVLA+高位結紮:
研究表明,EVLA和EVLA+高位結紮的療效相當,但EVLA+高位結紮會增加手術時間。
EVLA vs EVLA+靜脈切除術:
研究表明,EVLA+靜脈切除術患者的一年期AVVQ和EuroQol 5D評分明顯優於EVLA治療。
射頻治療(RFA) vs 傳統剝脫:
研究表明,RFA需要更長的手術時間,但恢復速度快,患者滿意度高。中期隨訪結果顯示,RFA治療組兩年內複發率顯著低於傳統剝離術組,疼痛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也低於傳統剝離術組。
RFA vs EVLA:
研究表明,Closure Fast導管溶栓治療術後疼痛較980nm-EVLA治療少。Closure Fast-RFA與EVLA相比,在大隱靜脈閉塞率上沒有顯著差異;而與EVLA相比,RFA治療術後的疼痛和皮下瘀斑發生率顯著降低。
腫脹麻醉腔內消融術的優勢是已經證實的安全方法,可以減少血液損失,避免全身麻醉,減少熱損傷引起的疼痛、麻痺、色素沉著和面板萎縮等,並且具有較高的價效比。但劣勢是,患者可能發生利多卡因中毒,並且多部位穿刺會導致患者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