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幾個月寶寶可以用

布洛芬是一種常用的藥物,特指布洛芬製劑。對於6個月以上的寶寶來說是可以使用的,但在選擇時需要注意選適合寶寶年齡的製劑。布洛芬有片劑、顆粒劑、緩釋膠囊、混懸液、混懸滴劑、口服溶液等不同劑型,其中混懸液、混懸滴劑、口服溶液、顆粒劑是適合6個月以上寶寶使用的。這些劑型一方面易於寶寶吞嚥,另一方面藥物含量較少,對寶寶來說相對安全。

布洛芬製劑主要透過抑制產生和釋放引起身體發熱和疼痛的前列腺素,發揮抗炎、解熱、鎮痛的作用。當寶寶體溫持續上升並超過38.5℃時,6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選擇使用布洛芬製劑進行退熱治療,但不可連續使用超過3天。如果高熱持續超過3天仍無緩解,並伴有精神差、嗜睡、食慾差、面色不好、咳嗽加劇、呼吸急促、抽搐、明顯尿少等症狀,應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兒科就診,進行血常規檢查等方式明確診斷。

在寶寶服藥期間,家長應該記住不可因為降溫而大量使用布洛芬製劑,以免導致急性腎衰竭。同時也不可與複方感冒藥同時服用,如連花清瘟顆粒,因為二者都具有解熱鎮痛的作用,可能導致藥物過量。如果在服藥期間寶寶出現胃腸道出血或潰瘍、胸痛、氣短、無力、過敏等症狀,應先停藥,然後諮詢醫生的意見。

更多推荐

寶寶冬天發燒如何物理降溫

物理降溫是透過物理熱交換原理吸收熱量,從而降低人體體溫。冬天發燒的小孩可採用以下物理降溫方法: 1、多喝溫水:適量飲用溫開水可加快身體新陳代謝,增加排汗和尿液排出量,同時降低體內過多的熱量,從而使體溫下降,達到退熱的效果。 2、溫水擦拭:家長可使用溼毛巾輕拭寶寶的腋窩、腹股溝、膕窩、胸部和脖頸等部位,可以開啟汗腺的...

布洛芬片小孩能吃嗎?有什麼副作用

兒童可以服用布洛芬片,但可能會引起噁心、嘔吐、胃灼燒感或輕度消化不良等胃腸道症狀。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孩子服用布洛芬片。布洛芬片的主要成分是布洛芬,它能夠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具有解熱、鎮痛和抗炎作用。主要用於緩解輕至中度疼痛,例如頭痛、關節痛、偏頭痛、牙痛、肌肉痛、神經痛和痛經,也可用於普通感冒或流感引起的發熱。12歲...

小孩戴N95口罩好不好

兒童佩戴N95口罩有一定益處,N95口罩能夠有效防護細菌和病毒,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進行診療活動時,尤其適用。N95口罩可以阻隔唾液傳播、飛沫傳播和血液飛濺,對於傳染性較強的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因此對兒童佩戴N95口罩是有一定好處的。然而,N95口罩具有較高的呼吸阻力和密封性要求,對人的呼吸有一定的限制,因此不適宜...

小孩有N95口罩嗎

兒童在外出時可以使用專為設計的N95口罩來進行防護,這可以有效地保護免受病毒的侵害。然而,長時間佩戴N95口罩可能會對呼吸系統產生一定影響,因此需要注意。目前,臨床上根據口罩的效能特點、適用範圍和防護等級的高低將醫用口罩分為醫用防護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和普通醫用口罩等,其中醫用防護口罩即N95口罩,具有較高的防護等級,特...

10歲孩子37度算髮燒嗎

對於10歲的孩子來說,37℃通常不被視為發燒,因為37℃被認為是正常體溫,所以不必過於擔心。然而,不同的體溫測量方法會有一定的差異,所以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選擇適當的測溫方法。機體的體溫是由體溫調節中樞調控的,保持在一箇恆定的範圍內。人體的體溫在24小時內會有輕微的波動,通常在0.1-0.3℃範圍內。常用的體溫檢測方法包...

小孩24小時吃了布洛芬6次

布洛芬是一種原料藥,廣泛應用於臨床治療中。常見的兒童劑型有布洛芬顆粒和布洛芬混懸液。如果一箇孩子在24小時內服用了布洛芬製劑6次,那就是超量服用了,需要密切觀察是否會出現不適症狀。在孩子出現體溫過低等不適症狀時,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就醫,以免延誤病情。布洛芬製劑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具有鎮痛、解熱和抗炎作用。它可以用於...

布洛芬美林是小兒退燒藥嗎

布洛芬美林一般為布洛芬混懸液,是常用於退燒的兒童藥品。對於六個月以下的嬰兒,需要慎重使用或遵醫囑用藥;而對於六個月以上的兒童,可根據說明書來使用。如果兒童高熱連續三天沒有退熱,就需要及時去兒科醫院進行血常規、心電圖等檢查。布洛芬混懸液主要用於兒童,但成人也可以服用。該藥物的主要成分是布洛芬,輔料包括預膠化澱粉、黃原膠、...

失眠和其他心理問題的根源是什麼?

心理問題的根源主要是對問題本身的缺乏覺知。當一箇人陷入心理問題中時,關鍵在於他無法理解和認識這些問題的原理,只會逃避、害怕和抵抗。然而,一旦透過學習,理解了神經症的原理,例如精神焦慮的加重是由於過度努力引起的,焦慮症狀往往會迅速減輕甚至消失。許多人透過閱讀文章或書籍就能夠感到內心舒服,焦慮得到緩解,從而能夠睡得更好。覺...

失眠的分類與表現

失眠是指在有充足的機會休息時,卻無法入睡,並且白天身體功能受到影響。失眠的表現包括入睡困難、頻繁醒來、早醒、長期非恢復性睡眠和睡眠質量不佳。這種情況會導致白天出現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社交職業能力下降和學習能力下降等問題,還會伴隨著對睡眠本身的過度擔憂和焦慮、情緒不穩、日間睏倦、消極疲勞、動機不足、工作或駕駛...

失眠的原因分析模型

失眠是由易感因素、誘發因素和維持因素控制的。易感因素包括個體的神經、心理和認知模式,例如敏感焦慮和災難性思維。誘發因素是導致失眠的原因,例如精神刺激、疾病疲勞、失戀、家庭變故等。維持因素指的是失眠者對失眠的不正確認知和處理方式,如過度補覺、過早上床、過度關注和努力入睡等,這些因素導致失眠陷入惡性迴圈。很多失眠患者無法恢...

失眠久治不愈的睡眠陋習有什麼

失眠治療的關鍵是採用認知行為療法(CBT-I),而非使用藥物或裝置,透過控制行為來間接控制睡眠。有些方法可能與直覺相悖,但卻十分有效,並經過臨床驗證。以下是我長期以來犯過的一些錯誤做法:首先,試圖補覺是個很不好的習慣。不論補覺是否睡得好,這種行為都會加重第二天晚上的失眠。同樣,白天補覺也是錯誤的做法,因為它減少了清醒時...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