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降溫是一種有效的退熱方法,但並不意味著只需簡單地擦拭寶寶就可以降低體溫。建議每隔約15分鐘進行一次擦拭,以幫助身體散熱並達到退熱的效果。
在寶寶出現發熱時,只要體溫未超過38.5°C,就可以採取物理降溫的方法。物理降溫主要是用於輔助治療由疾病引起的體溫異常升高,在臨床上可以預防因持續高熱而引發的失水、驚厥、臟器衰竭等併發症。常見的疾病包括感冒、肺炎、中暑、中樞性高熱、熱射病、甲狀腺危象等。此外,物理降溫對於由外傷導致的區域性軟組織紅腫和發熱也具有一定的療效。
在臨床實踐中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主要有貼退熱貼、溫水擦浴和溫水洗澡。這些方法可以迅速將體溫降低到正常範圍內,是一種治療性操作。當家長使用溫水擦拭寶寶身體時,應注意寶寶面板嬌嫩,因此擦拭時間不宜過長,不要一直擦拭。可以每隔15分鐘左右擦拭一次腹股溝、腋窩、膕窩等大血管走行的部位,每次擦拭時間約為3-5分鐘,以幫助身體散熱。
物理降溫具有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優點。與藥物降溫相比,物理降溫的安全性更高,副作用更少,特別適用於小兒和對退熱藥物過敏的患者。如果採取物理降溫後仍無法達到退熱效果,建議家長帶寶寶前往兒科醫院就診,進行視診、血常規等檢查,並按醫生建議使用布洛芬混懸液等藥物進行降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