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指在有充足的機會休息時,卻無法入睡,並且白天身體功能受到影響。失眠的表現包括入睡困難、頻繁醒來、早醒、長期非恢復性睡眠和睡眠質量不佳。這種情況會導致白天出現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社交職業能力下降和學習能力下降等問題,還會伴隨著對睡眠本身的過度擔憂和焦慮、情緒不穩、日間睏倦、消極疲勞、動機不足、工作或駕駛過程中發生錯誤或事故的傾向,以及因睡眠不足而引發的頭痛或胃腸道症狀等。
失眠可以分為生理心理性失眠和適應性失眠兩種型別。生理心理性失眠是最常見的原發性失眠型別,也被稱為“條件性失眠”或“習得性失眠”。它的主要特徵包括心理覺醒、過度關注睡眠、難以臥床入睡、離開家後睡眠改善以及臥床時身體過度緊張等。這種失眠通常與一次突發事件相關,如家庭成員的死亡或工作壓力,然後演變成長期的行為。如果不加以處理,這個問題可能會持續數十年,並伴隨週期性加重。
適應性失眠,也稱為應激性失眠或急性失眠,是在特定階段經歷的一種輕度失眠。大多數情況下,失眠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緩解。其主要特徵是與明確的應激源相關的睡眠紊亂,一旦應激源解除,睡眠問題會逐漸減輕。有些人由於焦慮特質的原因,會從應激性失眠轉變為焦慮失眠。
精神障礙性失眠是睡眠門診中最常見的失眠型別。它與來訪者現患的精神疾病有關,被視為精神疾病的結果,並受精神疾病病情波動的影響。焦慮症患者通常表現為明顯的入睡困難,而抑鬱症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睡眠維持障礙和早醒更為明顯。相對年輕的抑鬱症患者也可能出現入睡困難。
失眠的治療和預防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包括生活方式的調整、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對於複雜的失眠問題,建議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或醫生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