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時不推薦使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因此藥物存在較多不良反應,盲目服用會增加肝腎負擔,對肝腎功能不利。如果體溫未超過38.5℃,通常不需要使用任何藥物,透過物理降溫即可緩解症狀。若體溫超過38.5℃,則需使用副作用較小的解熱鎮痛藥物進行降溫,通常不建議選擇雙氯芬酸鈉緩釋片。
當出現發熱時,如果體溫未超過38.5℃,建議採用物理降溫方法,如溫水擦浴或酒精擦浴。但不建議兒童使用酒精擦浴,以免損傷面板。體溫超過38.5℃時,一般建議使用解熱鎮痛藥物進行治療,如布洛芬緩釋膠囊、布洛芬片、布洛芬顆粒、對乙醯氨基酚片、複方對乙醯氨基酚片等。
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屬於非甾體類抗炎藥物,主要用於緩解急性發作期或持續性關節腫痛症狀,如類風溼關節炎、骨關節炎、脊柱關節病、痛風性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等各種慢性關節炎,還可用於肩痛、腱鞘炎、滑囊炎、運動後損傷性疼痛等軟組織風溼性疼痛以及急性輕、中度疼痛如手術疼痛、創傷疼痛、勞損後疼痛,痛經,牙痛,頭痛等。
雖然雙氯芬酸鈉緩釋片透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一定的降溫作用,但刺激胃腸道的副作用較大,包括消化不良、嘔吐、胃痛、頭暈、嗜睡、血壓升高、手臂或腿腫脹等。另外,服用該藥物會對肝臟和腎臟代謝造成較大負擔,嚴重時可能導致急性腎衰或肝損害,因此臨床上通常不建議在發熱時使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
發熱期間應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一般睡眠時間應在7-8小時之間,並要保持充足的飲水量,建議每日飲水量在1500-2000ml之間,適當增減衣物,避免持續受涼導致病情難以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