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體溫達到37℃並不意味著已經發燒了,因為這是成年人的正常體溫範圍。然而,不同的測量方法對體溫的標準也有所不同。
機體透過體溫調節中樞來維持體溫在一箇恆定的範圍內,人體的體溫會在24小時內有輕微波動,波動範圍較小。成年人腋下的正常體溫為36-37℃,口腔的正常體溫範圍為36.3-37.2℃,肛門的正常體溫範圍為36.5-37.7℃。無論是哪種測量方法,37℃都被認為是正常體溫,不算髮燒。
在臨床上,通常以腋下體溫作為衡量體溫的標準。在劇烈運動、進食後,機體的體溫可能會升高,但一段時間後會恢復正常,而且沒有不適症狀。如果腋下體溫超過37℃,可能是由於病原體感染引起,如細菌感染。也可能是非感染性因素導致,比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等。如果體溫在38.5℃以下,通常不需要服用退熱藥物,只需要物理降溫,例如敷上退熱貼。如果體溫超過38.5℃,建議患者按醫囑服用退熱藥物,如布洛芬緩釋膠囊、對乙醯氨基酚片等。
建議當出現持續發燒、呼吸困難等症狀時,應該及時到醫院的發熱門診或內科就診,透過血常規檢查等手段明確診斷,並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