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在呼吸道感染中,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感染是導致氣道過敏性炎症並引發哮喘發作的主要因素,特別是在兒童中更為常見。
病毒感染不僅可以導致氣道感染性炎症,還可以促進氣道過敏性炎症的發生。儘管細菌感染在哮喘發作中不佔主導地位,但是一旦哮喘患者合併細菌感染,細菌也可以誘導氣道炎症,引發氣道平滑肌痙攣,使哮喘發作加劇,尤其在成年人中更為常見。由於哮喘患者對某些抗生素容易過敏,因此細菌感染和哮喘發作的治療變得複雜。細菌性鼻竇炎也可以導致哮喘發作,尤其是伴有鼻息肉的患者更容易出現喘息。
哮喘患者往往經歷類似的情況,隨著疾病的發展,感染在哮喘急性發作中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特別是在中老年哮喘患者中。有些患者固守一種思維定勢,認為出現流涕、鼻塞等感冒症狀以及咳嗽等支氣管炎症狀時,應立即使用抗生素治療,如阿莫西林、頭抱等,甚至還進行輸液。實際生活中也確實存在這種情況,透過輸液消炎幾天后,哮喘症狀有所改善。這是因為在許多情況下,呼吸道感染是哮喘發作的誘因,使用消炎藥可以有效消除這些誘因,同時許多哮喘患者具有自我緩解的特點,兩種因素共同作用下,讓人感覺是消炎藥治好了哮喘。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哮喘患者都合併了過敏性鼻炎,當鼻炎發作時,經常出現類似感冒的鼻塞、流涕等症狀。有些患者往往會錯誤地將它們視為感冒,然後使用消炎藥、感冒藥,結果症狀反而加重。因此,患者朋友們應該記住,當出現流涕、打噴嚏等症狀持續1周以上時,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感冒,就需要進一步明確是否存在過敏性鼻炎等合併症。如果是鼻炎發作,就需要使用相應的鼻部區域性藥物治療,或者使用抗過敏藥物等。大多數哮喘患者在哮喘發作之前都有過敏性鼻炎的症狀,早期控制鼻炎也能有效控制哮喘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