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常見口腔疾病包括齲齒和牙齦炎。這些口腔疾病可能對胎兒發育產生負面影響,具體表現如下:
1、生長髮育受限:
孕婦需要攝入足夠的營養來促進胎兒正常發育。然而,口腔疾病常會引起孕婦焦慮,加上牙病影響食物的充分咀嚼,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從而影響到胎兒所需的營養供給,進而對胎兒的生長髮育產生一定影響。
2、影響胎兒牙齒髮育:
一般認為嬰兒牙齒在出生後6個月才開始生長,實際上,牙胚的發育已在胚胎7-8周齡時開始。如果孕婦患有口腔疾病,就會影響各種營養物質的攝入,包括胎兒牙胚發育過程中所需的維生素A、C、D以及鈣、磷等礦物質,阻礙胎兒牙胚正常形成與鈣化,進而直接影響胎兒出生後牙齒的健康發育。
3、易發生流產和早產:
一些孕婦由於嚴重牙病所引發的疼痛常導致精神緊張,這不僅會損害孕婦自身健康,還會在孕早晚期引發流產、早產甚至胎兒畸形。鑑於孕婦在安全期內只有懷孕後4到6個月(懷孕前3個月容易導致流產,懷孕的最後3個月容易引發早產),那些計劃懷孕的女性在受孕前應該前往正規醫院的口腔專科進行全面的口腔檢查和口腔保健處理。
孕前口腔保健方法包括:治療蛀牙、牙周疾病以及清潔牙齒。
1、拔除不能保留的牙齒、殘根和殘冠以及反覆發炎的阻生齒(緊根牙)。
2、移除不良修復的假牙,並重新進行修復。
3、全面修復缺失牙齒,以恢復咀嚼功能。在孕期要堅持早晚認真有效地刷牙,每次刷牙時間為3-5分鐘,飯後漱口,並學會定期使用牙線來清潔牙齒的相鄰面。
4、刷牙時選擇頭小、毛糯的保健牙刷,每3個月更換一次。牙膏應選用含氟化物或有抑制細菌作用的,有助於預防蛀牙。
5、經常進行叩齒運動和按摩牙齦,定期進行口腔健康檢查。建議每3個月進行一次檢查,如果感覺有口腔疾病的症狀,應儘快就醫處理。最好在孕期安全期(懷孕4-6個月)內進行口腔疾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