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的營養供給和代謝產物的排出需要經過胎盤和臍帶來完成。其中,卵圓孔是一箇特殊的結構,它出現的目的是為了適應胎兒時期的血液迴圈特點。卵圓孔位於胎兒的左、右心房之間,並且正對著胎兒下腔靜脈的入口。這樣一來,進入胎兒右心房的下腔靜脈血液的絕大部分會透過卵圓孔進入胎兒的左心房。
然而,出生後,隨著左心房的壓力增加,卵圓孔開始逐漸關閉。通常情況下,大多數人的卵圓孔會在出生後大約6個月左右完全關閉。
卵圓孔的存在和關閉過程是胎兒發育過程中的自然現象。透過卵圓孔的傳輸,胎兒可以獲得足夠的營養和氧氣,同時將新陳代謝產物排出體外。然而,隨著胎兒出生後開始進行自主呼吸和消化,胎兒血液迴圈系統逐漸改變,卵圓孔也隨之關閉,使得血液能夠正常地流動,滿足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卵圓孔的關閉對於人體健康沒有不良影響。事實上,關閉後的卵圓孔不會再對血液迴圈產生任何作用。因此,瞭解胎兒的血液迴圈及其相關結構的發育和變化對於瞭解人體生理髮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