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寰樞椎半脫位主要由以下幾個原因引起:
1、外傷:當頸椎過度旋轉時,可能造成韌帶和關節囊的脫位,導致齒狀突和兩個側塊之間的距離不對等,從而形成寰樞椎半脫位。
2、先天因素:在考慮寰樞椎半脫位是否由先天因素導致之前,需要排除齒狀突和兩個側塊之間距離不對等的情況。如果影像學顯示寰齒間隙不對等,但患者沒有任何臨床症狀(如頸部不適),很可能是先天因素導致的。對於這種情況下的患者,可以繼續觀察。
3、外傷性因素:如果患者有外傷史,並且影像學顯示齒狀突和兩個側塊之間距離不對等,同時患者出現頸部疼痛症狀,就需要考慮是否外傷導致的寰樞關節半脫位。
4、感染因素:兒童由於韌帶結構發育不完善,容易受到上呼吸道感染的影響,導致區域性滑膜發生炎症和水腫,從而引起寰樞椎半脫位。
5、區域性膿瘍感染:當出現齒狀突和兩個側塊之間距離不對等的影像學表現時,常見於小兒。患者可能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和頸部疼痛。
針對具體情況,需要前往脊柱外科門診進行診斷,以確定寰樞關節半脫位的具體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