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疾病,但在臨床實踐中存在一些誤區,我將列舉幾個關鍵問題。
首先是高血壓患者的依從性問題。一些患者錯誤地認為,血壓降至正常範圍後就可以停止服藥,或者增加藥物劑量以達到更低的血壓水平。然而,由於缺乏監測,血壓會出現忽高忽低的波動,這樣的情況會導致腦梗等嚴重併發症。
其次是藥物誤用問題。一些患者錯誤地將高血壓藥物視為急救藥物,只在血壓升高時才服用。可能會連續服用數片藥物,導致血壓急劇下降,甚至低於正常範圍。雖然低於130mmHg被認為是正常血壓水平,但由於患者的血管阻塞基礎較差,可能會發生腦梗等併發症。
還有一種誤區是年輕人對家族遺傳性高血壓的錯誤認識。有些年輕人認為,只要血壓不是很高,就不需要治療,尤其是在有家族遺傳史的情況下。然而,這樣的患者容易導致血管硬化或其他血管疾病,這在臨床實踐中相當常見。
另外,一些患者錯誤地認為高血壓沒有症狀,因此不需要管控。可能會拿自己沒有症狀作為衡量是否需要治療的標準。然而,臨床上發現即使沒有症狀,高血壓仍然需要進行控制,因為沒有症狀並不意味著疾病的缺乏。
最後一箇誤區與早晨血壓相關。一些患者可能在早上血壓正常後認為自己的血壓問題已得到解決,卻忽視了晚上或凌晨的血壓情況。事實上,晨峰高血壓和夜間血壓升高是很常見的情況。
因此,對於高血壓患者,應該注意動態監測血壓、穩定降壓和規律用藥,以使血壓保持穩定。因為忽高忽低的血壓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臨床損害。希望透過這些提醒,大家能夠更好地控制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