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性心肌缺血並非總是伴隨症狀。有些患者是在體檢時發現心電圖異常,有些則是因心律不齊或頻繁早搏而就診,隨後透過冠脈CT或冠脈造影得知自己存在心肌缺血。心電圖檢查顯示ST段壓低、T波降低、平坦或倒置等心肌缺血現象,但無心肌缺血癥狀,如胸悶、胸痛等。
有許多患者存在廣泛的冠狀動脈阻塞卻無症狀,甚至某些患者在心肌梗死時也未出現症狀。例如,一些患者因呼吸困難和心衰入院治療,並在心臟彩超檢查中發現心臟增大和室壁運動異常,可能是由於患者既往未有胸痛病史而未能察覺到陳舊性心肌梗死。部分患者由於心電圖顯示缺血跡象、出現心律失常,或在運動試驗陽性後進行冠脈造影才被髮現。這類患者發生心臟性猝死和心肌梗死的風險與心絞痛患者相似。
建議無症狀心肌缺血患者應控制危險因素,避免病情進展。通常這些患者存在血脂、血糖和血壓異常。因此,應積極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合理飲食,控制總熱量,維持正常體重,食用低脂、低膽固醇的食物,限制菸酒和含糖多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避免攝入過多的動物性脂肪,適量進行體育鍛鍊。對於存在血脂異常和高血壓的患者,應有針對性地服用藥物控制。需要注意的是,無症狀並不代表良性狀態,請大家不要掉以輕心,以免耽誤疾病診治並帶來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