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作為現代人常用的一種健身、減重手段,因其簡便易行、適應人群廣泛的特點,被越來越多的群眾所青睞。常規的跑步鍛鍊不會對膝關節造成嚴重的損傷,因為從事此類鍛鍊的人群多為普通人群,不從事競技體育的高強度跑步鍛鍊。而競技體育的跑步需要爆發所有力量,極限挑戰膝關節能承受的極限,因此存在著對膝蓋的潛在損傷。
相比之下,競走、長跑等高強度長時間負重鍛鍊方式會給膝關節帶來更大的負擔,容易造成膝關節的損傷。然而,對於一般的鍛鍊方式來說,例如常規的跑步,其對於膝關節並不會產生損害,反而能夠刺激膝關節滑液分泌、促進軟骨代謝,對膝關節有著正向的作用。因此,堅持跑步並不會對膝關節造成傷害,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
與此相反,健身房中負重的深蹲動作、下肢90度以上的鍛鍊等鍛鍊方式,往往會對膝關節構成嚴重威脅,應儘量避免這些鍛鍊方式。不少人將上下樓梯當做鍛鍊方式,認為達到6層樓或以上,就具有很好的運動效果,但事實並非如此。上下樓梯時,因為要彎曲膝蓋超過90度,並且負重量超過個體體重3倍以上,因此對膝關節的傷害程度極高。
此外,跳繩運動也存在損傷問題。不同於跑步的水平衝擊,跳繩是垂直的起伏,衝擊力直接作用於膝關節的軟骨面,容易引發損傷。因此,雖然跑步對膝關節的影響較小,但對於其他鍛鍊方式絕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