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最常見的頸椎病發病原因往往不是由於椎間盤退行性變、骨質增生或椎間盤突出,而是因為頸椎周圍和肩背部軟組織長期受損造成頸椎不穩定,再加上一定的誘因作用下導致頸椎關節移位而引發疾病。
導致頸椎生理曲線異常的原因包括工作和生活中不良的姿勢,比如辦公或上課時桌椅高度不合適,長時間低頭看手機等;還有不良的睡眠姿勢,如過高或不使用枕頭等。若頸椎生理曲線異常存在一段時間,容易引起一系列臨床症狀,如頸部乏力、頭痛頭暈、噁心嘔吐、頸肩臂痠痛、手臂麻木,以及坐著工作時雙肩感到沉重。
頸椎生理曲線異常多發生在第三至第五節(正常人頸椎由7節頸椎組成),該部位可能刺激血壓波動的組織結構,從而導致血壓異常。經過正確的治療、保持良好的姿勢以及合理的頸肩部鍛鍊,頸椎生理曲線異常的患者通常能夠得到良好的康復。
推薦長期低頭工作者進行坐姿頸肩操,具體動作包括前屈、後伸頭部,左右轉頭看向肩背,伸腰挺胸,雙臂向上和向後方用力伸展,也就是做伸懶腰的動作。雙手交替握住頸部後方,同時輕微向後活動頭部,以上動作可重複3-5次。
當發生上述不適症狀時,年輕人應警惕頸椎生理曲線異常,因為這不僅會讓人感到不適,還會加速頸椎的退行性改變,必要時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