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鏡和膝關節鏡手術方法如下:
1、關節鏡手術:關節鏡是一種微創技術,是現代醫學科技的重要突破之一,也是關節外科的發展方向之一。關節鏡技術透過使用關節鏡對關節進行檢查、診斷和治療。在檢查病情的同時,可以在鏡下進行治療操作,無需進行大切口手術。目前,關節鏡手術已廣泛應用於肩關節、腕關節、手指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肘關節和踝關節等部位,其中膝關節的應用最為廣泛和成熟。
2、膝關節鏡手術:膝關節鏡手術被認為是治療膝關節病變的較好方法,傳統的膝關節手術存在創傷大、出血多、術後恢復慢以及術後較大瘢痕等問題。相比之下,膝關節鏡手術具有創傷小、出血少、療效確切、恢復快、併發症少和術後瘢痕小的優點。膝關節鏡手術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率,可發現X光和MRI難以發現的疾病,被認為是膝關節疾病診斷的“金標準”。膝關節鏡手術無需對關節進行大範圍暴露,因此創傷較小,出血少,患者疼痛感較輕,併發症少,能較早進行床上活動,住院時間明顯縮短,一般術後三天即可出院,同時也減少了住院費用。相比之下,傳統膝關節手術需要切開約10釐米的刀口,這樣小的切口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尤其是女性患者對術後瘢痕的恐懼較小。
術後需要對膝關節進行加壓包紮,使用彈力繃帶,可在膝關節上敷冰袋,以減少關節積血和減輕肢體腫脹,緩解疼痛。手術後可以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有效預防術後肌肉萎縮。術後早期進行積極的膝關節康複訓練,包括主動和被動的關節屈伸功能訓練,還可以藉助連續被動運動機(CPM)。特別需要注意加強股四頭肌的肌力訓練,出院後仍需繼續鍛鍊,需要維持到術後半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