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受到撞擊後,往往會出現“大包”,而其他部位卻很少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在於皮下結構的差異。
頭部的皮下脂肪層相對較薄,且血液供應豐富,直接與堅硬的頭骨相連,同時與面板層和腱膜層之間也緊密相連。當頭部遭受外傷時,頭部皮下的微小血管破裂,造成流血,並無法擴散開來,導致血液在頭皮和頭骨之間積聚,加之受撞部位的軟組織腫脹,細胞間液也會積聚,這樣就形成了一箇“大包”。
而身體其他部位,通常有皮下脂肪層和肌肉層,當受到撞擊時,這些組織能夠起到緩衝作用,減少微小血管的破損,因此引起的血液和腫脹相對較少。此外,撞擊導致的血液可以擴散到面板、脂肪和肌肉中,形成瘀青,因此並不會出現“大包”。
當頭部被撞擊後出現“大包”,應避免用手揉按或立即熱敷,否則會加重出血,導致凸起的部分越來越嚴重。在傷後的48小時內,可以使用冰袋或冰塊用毛巾包裹進行區域性冷敷,48小時後改為熱敷,以促進血腫的吸收。一般情況下,“大包”會在1-2周內被吸收。如果伴有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應立即前往醫院就診,以防發生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