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是指在沒有任何外界聲音或電刺激的情況下產生的聲音,是耳科臨床中最常見的症狀之一。隨著年齡的增長,耳鳴的發病率也逐漸增加,然而只有少數耳鳴患者會感到不安。
耳鳴本身只是一種症狀,而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它的嚴重程度不同,對患者的生活影響也各不相同。耳鳴的病因常常無法明確,導致相當一部分患者反覆求醫,深受困擾。患者所描述的聲音可能具有不同的頻率和響度,並且這些聲音可能持續出現或間歇性出現。此外,耳鳴可能獨立存在,也可能是某種其他疾病的症狀之一。至今對於耳鳴的具體病理機制、病變部位以及分子細胞學機制尚不明確。
耳鳴患者常表現出焦慮情緒,對於耳鳴的擔心和恐懼往往源自對耳鳴症狀不瞭解、預後不明確以及是否能夠緩解的缺乏信心。與此同時,耳鳴患者還存在強迫觀念,往往無法控制地將注意力集中在耳鳴症狀上,儘管清楚地感受到耳鳴帶來的不適感。在某些耳鳴患者中,表現為軀體形式障礙,這使得不斷求醫,儘管醫生反覆告知耳鳴不會導致聾或對身體造成嚴重危害,但患者仍然擔心耳鳴會帶來嚴重後果。此外,部分耳鳴患者還存在抑鬱傾向。
在診斷時,除了進行一般全身檢查外,還需要進行神經系統檢查、耳鼻咽喉科物理檢查、聽功能和前庭功能檢查,以及耳鳴相關測試,以達到定位、明確病因和定量診斷的目的。
根據患者的不同嚴重程度,應該選擇個體化的治療方案。讓患者正確理解耳鳴的發生機制,形成正確的治療預期,告知患者耳鳴的治療目標並不是完全消除耳鳴,而是使其適應耳鳴,與之和平共處,並減輕耳鳴對患者生活的影響。針對耳鳴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掩蔽療法、習服療法、超聲治療法、低強度鐳射治療法、經顱磁刺激治療和微電流療法等,其中掩蔽療法和習服療法簡單而有效。
綜上所述,耳鳴的病因較為複雜,建議患者前往大醫院進行詳細檢查,努力找到原發病變,並採取針對病因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