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理性的膝內翻無需任何處理,無需使用夾板或支具。
2. 若存在原發病,應首先治療原發病,如佝僂病,主要採用內科治療。
3. 對於輕度的病理性膝內翻,可考慮使用矯形支具。
4. 對於嚴重的膝內翻,手術治療是必要的,特別是膝間距大於10cm的情況。現有常用手術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4.1 生長誘導術:兒童的骨骼具有生長潛力,自從1933年Phemister提出骨骺阻滯技術以來,利用各種方法永久或臨時阻滯骨骺的生長誘導術發展迅速,並逐漸成熟。其中,單側應用“8”字鋼板阻滯骨骺的方法優勢突出,近年來較為流行。該技術具有創傷小、較少對骨骺造成損傷、不影響患兒的生長潛力、併發症較少、操作簡便、手術效果較好等優點。然而,該手術方法的適用範圍有明確限制,不適用於年齡較大、骨骺已經生理性閉合或因其他原因骨骺發生病理性早閉的兒童,因此術前需要進行仔細評估。
4.2 截骨矯形外固定術:對於單純的膝內翻,可以在傳統的截骨矯形術後採用外固定架固定。對於伴有下肢短縮的膝內翻患兒,Ilizarov外固定環具有獨特優勢,由於其調節性較強,可以同時矯正角度和短縮畸形。透過術後調整,可以達到最滿意的矯形效果,並且取出外固定架的二期手術相對簡單。
4.3 截骨矯形內固定術:該手術方法效果迅速,但需要進行第二次手術取出內固定物。
4.4 膝關節置換術:對於老年人關節嚴重退變導致的下肢彎曲,可以考慮進行膝關節置換術,但需注意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