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熱即透過服用解熱藥物,其中常見的包括布洛芬片、對乙醯氨基酚片等。如果患者服用解熱藥後仍未見退熱效果,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用藥時間不足、病情嚴重、未按醫囑用藥或其他不明原因。此時,患者可以繼續用藥,或者嘗試換用其他藥物進行治療。
1、用藥時間不足:解熱藥物中的有效成分需要一定時間被機體吸收和利用,才能發揮退熱作用。如果患者服用解熱藥的時間過短,可能導致藥物尚未起效,從而無法達到退熱效果。此時,患者可以等待一段時間,通常會逐漸降溫。
2、病情嚴重:布洛芬片、布洛芬緩釋膠囊等解熱藥可以緩解感冒引起的發熱,但對於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來說,單一型別的解熱藥可能無法改變病情,因此有可能出現不退熱的情況。患者需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例如在發生感染時,可以先使用阿奇黴素分散片、頭孢克洛緩釋片等抗感染藥物,減輕感染程度,以避免持續高溫刺激體溫調節中樞,而後再服用解熱藥物進行治療,通常會獲得較好的退熱效果。
3、未按醫囑用藥:使用解熱藥物需要按照規定的療程和劑量進行。如果患者自行減少藥物劑量或縮短用藥療程,可能導致體內藥物濃度不足,無法發揮治療作用,從而出現不退熱的情況。此時,患者需要遵循醫囑的療程和劑量繼續用藥。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如果患者在使用解熱藥物的同時沒有補充足夠的水分,導致機體無法透過汗液排熱,也可能導致無法退熱的情況。建議患者前往醫院內科就診,透過血常規、血生化等檢查明確病因,並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