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上,規範的用語是“退熱”,目前臨床上有多種大白片藥物可用於退熱,其中包括布洛芬片、對乙醯氨基酚片、安乃近片、吲哚美辛片等。在使用時要注意區分。
布洛芬片是一種白色片劑,平時可用於減輕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還可用於緩解關節痛、神經痛、肌肉痛、偏頭痛、頭痛、痛經、牙痛等中度疼痛。對乙醯氨基酚片也是白色片劑,可用於改善發熱,並緩解頭痛、關節痛等疼痛。安乃近片是白色或幾乎白色片劑,可用於發高熱時的退熱,還可緩解頭痛、偏頭痛、肌肉痛、關節痛、痛經等疼痛。吲哚美辛片同樣是白色片劑,除了具有退熱作用外,還可用於關節炎、緩解疼痛和腫脹,以及軟組織損傷和炎症,改善偏頭痛、痛經、手術後痛、創傷後痛等。
體溫在正常情況下受到體溫調節中樞的控制,產熱和散熱過程保持動態平衡。當口腔體溫≥37.3℃或腋下體溫≥37℃時,機體產熱增加,散熱減少,即出現發熱狀態。在低熱狀態下,可先採取物理降溫方法,如貼退熱貼、溫水擦浴等。當體溫超過38.5℃時,可按醫生囑咐或使用說明書,在醫囑指導下使用上述退熱鎮痛藥物進行降溫處理。但需注意只能使用一種藥物,同時使用兩種以上可能會增加腎臟毒性或誘發消化道潰瘍。
當無法確定所用大白片是哪種退熱藥時,不能盲目使用,否則可能導致藥物中毒。建議及時就診於指定醫院的發熱門診或普內科,進行血常規、血生化等檢查明確病情,並由專業醫生給予合理的用藥指導,以確保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