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騎車在擁堵鬧市中通行,無論是開車、騎車還是步行上班,都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危險。這主要是因為空氣汙染導致的。騎車上班者面臨著最大的危險,因為吸入的尾氣最多,受到的汙染程度最嚴重。此外,還需要繃緊神經以防意外事故的發生,容易引發供血不足。交通擁堵容易導致人緊張和焦慮,進而引發高血壓症狀。
2、勞力過猛也是心臟病發作的一箇觸發因素。突如其來的動作,例如排便困難或者搬運重物,會從靜態狀態中迅速施力,這會導致瞬間血壓急劇升高,心臟承受的負擔也會隨之增加。當血壓不穩定時,血管內的斑塊活動性會增加,易於脫落。
3、大量飲酒或咖啡也會誘發心臟病發作。酒精和咖啡可以促使心率加速、血壓升高,它們是心臟病發作的“扳機”。長期酗酒會損害心肌,久而久之導致心臟衰竭。
4、心情抑鬱對心血管健康極為不利。抑鬱通常伴隨焦慮,會導致睡眠質量下降,夜間心臟無法得到充分休息,從而導致血壓和心率升高。
5、暴飲暴食也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攝入過量食物後,胃腸道需要大量血液來消化食物,這導致流往心腦血管的血液大大減少。對於本身供血已經不足的人來說,一頓暴飲暴食很容易誘發心肌梗死或腦梗。
6、吸菸或被動吸菸也會長期且頑固地損害心臟。長期吸菸者患心肌梗死的風險是不吸菸者的3倍以上。
7、久坐不動也是一箇危險因素。長時間坐著,尤其是低頭工作者,會引發頸胸椎退行性變和慢性勞損,這種退行性病變會壓迫神經,導致神經紊亂,使動脈血管持續收縮痙攣,引起頭暈、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胸痛胸悶、心肌缺血,甚至噁心、嘔吐、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和吞嚥困難等症狀。
因此,為了避免這些心臟病的“殺手”,需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避免行為對健康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