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斷患者是眩暈還是頭暈。眩暈是指由於前庭神經周圍及中樞通路病變引起的一種主觀感受,身體與外界物體發生相對運動。患者在睜開眼睛時會感到周圍物體上下、水平或旋轉等運動,閉上眼睛時會感到身體不穩定或漂移的感覺。
2、對於非眩暈的“頭暈”患者,首先需要確定頭暈是否是暈厥或暈厥前的症狀。暈厥是指由於腦灌注不足導致的短暫意識喪失,而沒有意識喪失的症狀稱為暈厥前的狀態。暈厥的主要病因包括心源性、腦血管病變導致的低灌注、迷走反射性血壓降低、低血糖以及低氧血癥(如一氧化碳中毒)等。
3、對於非眩暈、非暈厥的患者,需要確定是否是神經系統疾病或其他軀體疾病(如骨關節病)導致的行走不穩。例如,周圍神經病、深感覺異常、前庭小腦疾病、大腦疾病等都可能導致行走不穩。醫生需要進行詳細的神經系統病史詢問、體格檢查以及相關輔助檢查,從中樞神經系統到骨骼肌進行評估。
4、對於非眩暈、非暈厥且排除了導致行走不穩的疾病的患者,可以將其歸入不典型頭暈的範疇。此時需要進一步評估患者的身體健康狀況,排除重要臟器疾病,特別是具有嚴重生命威脅的疾病(如出現異常生命體徵)。
5、在排除了器質性疾病後,需要考慮心因性因素。許多“頭暈”患者的症狀可能是由於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例如抑鬱、焦慮等。因此,在綜合評估中應考慮可能的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