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當溫度升高或情緒激動時,面頰會發紅。這是因為血液受到熱刺激,流動速度加快,血液會集中到頭部和麵部,導致紅腫的症狀。一段時間後,這種現象通常會自然消失,屬於正常現象。
如果面頰的紅腫現象持續存在,並伴有輕微的瘙癢,可能是過敏或其他面板疾病的可能原因。首先需要考慮過敏問題。面部長時間暴露在外,接觸到微生物、塵埃或化學物質等,容易引發過敏,導致面頰發紅。此時可以使用冰塊冷敷來進行急救處理。
如果面頰不僅發紅,還伴隨著全身不適的症狀,可能是面板疾病的可能性。常見的面板疾病包括溼疹、玫瑰痤瘡和紅斑狼瘡等。其中,紅斑狼瘡是比較嚴重的疾病,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從中醫角度來看,紅斑狼瘡的發生與先天稟賦不足、陰陽失調和過度勞累有關。此外,個人的飲食習慣和所處環境也是導致疾病發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臨床診治中,紅斑狼瘡被分為多種型別,包括體內火毒熾傷氣營、氣陰兩虛、餘熱留戀以及脾腎陽虛等。
當體記憶體在火毒熾傷氣營時,面板會發紅髮熱,並出現蝶形紅斑。如果紅斑波及關節,還會導致關節疼痛或附近肌肉痠痛等症狀。患者也容易出現口腔潰瘍,此時需要清熱涼營的治療,使用藥材如玄参、梔子和銀花等。
當人體氣陰兩虛時,容易耗傷津液,肌膚無法得到良好的溫養,會出現一些病理性變化。這類患者常常在臉上出現紅斑,並且經常感到氣短無力、潮熱盜汗等症狀。此時需要養陰益氣的治療,使用藥材如赤芍、黃芪和沙参等。
餘熱留戀型常見於治療不徹底的患者,高熱症狀雖然得到控制,但仍存在一些餘熱未能完全清除,導致肺胃不和,執行功能紊亂。患者常常伴有心胸煩悶、大便祕結等症狀。此時需要進行清餘熱、生津益氣的治療,使用藥材如麥冬、竹葉、人参和半夏等。
當脾腎兩髒的陽氣不足時,其運化水溼的能力會減弱,患者會出現全身浮腫、食慾不振和腰膝痠痛等症狀,嚴重時還可能併發慢性腎炎或其他臟器損害。此時需要進行健脾補腎、解毒利尿的治療,使用藥材如附子、山藥、肉桂和澤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