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在籃球、足球等運動員中十分常見。如果沒有及時的診斷和治療,會給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很大不便,並可能導致繼發疾病。因此,對於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的患者來說,及時正確地進行診斷並採取有效治療非常重要。
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的臨床表現和診斷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損傷史:必須有明確的損傷史。體檢可觀察到區域性腫脹、瘀斑和壓痛,還可能出現關節腫脹。這是因為踝關節外側韌帶與關節囊的纖維編織在一起,損傷時會導致關節囊撕裂和出血,從而引起關節腫脹和壓痛。
2. 物理檢查:透過在足的外側、外踝下方畫出代表距腓前韌帶、跟腓韌帶和距腓後韌帶的條帶,可以鑑別韌帶是否受損。此外,如果暴力特別大還可能導致下脛腓聯合韌帶損傷,這在臨床中很常見。擠壓試驗可用於判斷是否同時伴有下脛腓聯合韌帶損傷。
3. X線檢查:普通的X線片對韌帶的判斷價值有限,但可用於觀察是否有骨折線和腫脹。對於足踝損傷的患者,需根據情況選擇拍攝不同的X線片,避免不必要的射線暴露和醫療費用。此外,踝穴位片可幫助鑑別是否有下脛腓聯合韌帶損傷。
4. 特殊檢查:除了X線檢查外,還可進行應力試驗來進一步評估損傷情況。內翻應力試驗和前後應力試驗可用於檢查距腓前韌帶的穩定性。
MRI檢查相比普通X線片有更明顯的優勢,可以直接顯示踝關節韌帶的情況。
針對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及時準確的診斷和有效的治療對於患者的康復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