鹼性磷酸酶在生化檢查中被視為一箇重要的生化指標。它廣泛地分佈於人體的肝臟、骨骼、腸、胃以及胎盤等組織,並從肝臟排洩到膽外。因此,當出現肝臟、骨骼或消化系統的疾病時,通常會引起鹼性磷酸酶的異常水平。
一般而言,鹼性磷酸酶偏低常被認為是病理因素導致的。如果發現自身的鹼性磷酸酶偏低,而數值接近正常範圍,那一般情況下不會存在問題。只有當偏低明顯低於正常水平時,才需要前往醫院就診。
臨床上導致鹼性磷酸酶明顯偏低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類:
第一,各種原因引起的貧血,尤其在青少年和兒童中較為常見。當貧血嚴重時,鹼性磷酸酶的水平明顯降低。
第二,某些慢性腎炎和腎臟疾病可能導致鹼性磷酸酶偏低。
第三,病毒感染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鹼性磷酸酶的水平,如流感或其他病毒感染。
第四,兒童甲狀腺功能不全或甲狀腺功能降低等情況也可以導致鹼性磷酸酶偏低,因此,對於兒童出現鹼性磷酸酶偏低的情況,需要給予更多重視。
此外,鹼性磷酸酶偏低還可能出現在其他疾病中,如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癥、壞血病、腫瘤性惡病質、遺傳性低蛋白血癥等。這些都會導致鹼性磷酸酶的水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