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也被稱為骨穿刺,是血液科廣泛使用的一種檢查方法。它可以明確診斷大部分血液系統疾病,並評估治療效果。通常情況下,骨髓穿刺不會留下明顯的後遺症,但在特殊情況下可能會出現一些併發症,包括出血、患者感受到的區域性疼痛以及操作過程中的感染等。
首先是出血和區域性疼痛。進行骨髓穿刺時會穿透患者的骨膜,如果創傷較大或麻醉不充分,可能會導致出血和區域性疼痛。對於那些對疼痛比較敏感的患者來說,通常會感覺到明顯的疼痛,而且疼痛在行走時可能會加重,並且持續時間較長。然而,這些症狀通常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消失,患者不必過於擔心。
其次是感染問題。如果在進行骨髓穿刺時消毒不徹底,或者術後創面過早接觸水分,可能會引發周圍面板和皮下組織的炎症或膿腫,且可能導致骨髓炎。
為了避免併發症的發生,建議患者選擇正規醫院,並由專業醫生進行手術。術後應保持患處乾燥,恢復期間應避免過多的運動,這有助於降低併發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