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肺部結節時需要綜合考慮結節的性質、大小、形態和位置等多箇方面的因素。根據不同情況,可劃分為以下幾種情形:
1.微小結節:病灶非常小,建議暫不進行治療,只需定期動態隨訪觀察。每3個月進行一次CT掃描,連續觀察1-2年。若病灶未發生變化且被認定為良性,則無需治療。
2.進行性增大的結節:若結節逐漸增大,則需住院進一步檢查。對於相對較大的結節,可透過有創檢查進行鑑定。支氣管鏡是一種常用的有創檢查方法,透過從鼻腔直接進入氣管,觀察氣管內的管腔是否通暢,是否存在腫瘤生長以及其他黏膜改變。此外,經皮肺穿刺也是一種常用方法,透過使用注射器或穿刺針從結節內部取少量組織進行病理切片,以判定結節的良惡性。此外,PET-CT是一種比較先進的全身掃描技術,在無創檢查中具有較高的準確性。當其他有創檢查無法確診時,可以透過PET-CT來確定結節的良惡性,從而決定是否需要進行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