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適用於易感染乙型肝炎的個體,主要用於嬰幼兒,透過在上臂三角肌肌內注射實施免疫方案,該方案分為0、1、6個月接種。即第二針與第一針注射間隔1個月,第三針與第一針注射間隔6個月,以獲得良好的預防效果。
乙肝疫苗是一種特殊藥物,用於預防乙型肝炎。疫苗接種後,能夠刺激免疫系統產生保護性抗體,這種抗體存在於人體的體液中。一旦乙肝病毒入侵,這些抗體就會立即發揮作用,將病毒清除掉,從而阻止感染,而且不會對肝臟造成傷害。因此,接種乙肝疫苗可以使人體具備抵禦乙肝感染的免疫力,從而達到預防的目的。
接種第一針乙肝疫苗後,只有30%的人體內會產生乙肝表面抗體,而且抗體效果不夠穩定。接種第二針後,超過90%的人體會產生抗體,而接種第三針後,抗體陽性率可達96%以上,並且持續在較高水平。接種乙肝疫苗後,大多數人不會出現任何症狀,只有少數人會出現區域性肌肉疼痛的情況,這種症狀通常會在3天內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