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癲癇的常見藥物包括丙戊酸鈉和地西泮,適用於各種型別的癲癇患者。此外,還有苯巴比妥、乙琥胺、卡馬西平、奧卡西平、苯妥英鈉、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託吡酯、加巴噴丁、普瑞巴林、撲癇酮、氨己烯酸和唑尼沙胺等。
選擇抗癲癇藥物需要根據患者發作型別進行個性化治療,總體原則是要明確診斷和分類。對於有治療指徵的患者,應選擇最適合的抗癲癇藥物,並從最低有效劑量開始使用。對於能夠控制症狀的患者,建議在2年後重新評估是否需要繼續用藥;對於無法控制症狀的患者,在增加藥物劑量後仍無效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繼續增加劑量或更換藥物。
對於仍無法控制症狀的患者,可以考慮使用兩種抗癲癇藥物聯合治療,如果仍然無效,可以考慮其他治療方法,如手術治療。
癲癇的治療主要依賴於抗癲癇藥物,這些藥物可以完全控制約2/3的癲癇發作,但仍有1/3的患者無法得到有效控制。耐藥性癲癇的負擔及其伴隨的殘疾和死亡風險仍然很高。當兩種抗癲癇藥物聯合治療失敗時,應考慮手術治療或其他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