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引導的手術,亦稱為影像導航下的手術,實質上是利用解剖和(或)功能影像來指導手術進行的一種方法。
神經導航是神經外科手術中重要的輔助工具之一。它可以引導手術的進展,幫助定位手術操作位置,從而提高切除範圍並保護功能。特別是對於初學者而言,神經導航有著巨大的幫助,能夠縮短其學習曲線。
然而,導航技術存在一箇難題,即其定位是基於術前影像的。知道,在手術過程中,腦組織會發生漂移,嚴重時可能出現2-3cm甚至更多的位移,而且漂移沒有規律可循,無法進行科學預測。如果僅根據術前影像來進行手術定位,就類似於刻舟求劍,不符合科學的操作要求。
利用術中磁共振掃描可以提供術中磁共振影像來更新導航結果,解決腦組織漂移問題。雖然術中超聲也可以糾正腦組織漂移,但其解析度較低,並且邊界定義不如磁共振可靠。
此外,目前所有顯示腫瘤邊界的影像方法(如CT、磁共振、超聲、熒光等)都低估了膠質瘤的浸潤範圍。基於影像導航的手術的切除範圍實際上是不夠的,目前也沒有有效方法來確定膠質瘤的侵襲範圍。為了實現最大安全切除,需要採用功能引導手術的理念,即一直切除到定位的皮層和皮層下的功能結構邊界。
因此,影像引導的手術存在一定的侷限性,需要借鑑功能引導手術的理念,即弱化腫瘤邊界,加強功能邊界,以實現最大安全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