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發育不良是指拇指在解剖結構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外觀上,發育不良的拇指通常比正常拇指小,特別是指甲小、拇指細,關節形狀也異常。正常拇指的力線是直的,而發育不良的拇指往往會發生側偏,遠端可能會向橈側偏,魚際肌也會出現問題。根據Blauth的分類,拇指發育不良可分為五種型別。除了第一型的魚際肌萎縮外,第二型以上的發育不良會導致手掌輪廓不夠美觀,平坦而癟。從側面看,拇指弧度減少,直接向下或向內凹。這些都是拇指發育不良在外觀上的明顯特徵。
除了外觀上的變化,拇指發育不良還會影響功能。第一型的發育不良差異不太明顯,基本功能都存在,可以彎曲、伸展、抓握,也可以向內收或向外展,但力量較小。這類患兒通常無需干預或手術,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功能鍛鍊即可。第二型的發育不良導致魚際肌處的弧度缺失,可以直接觸控到硬骨,拇指只能運用屈肌力量,掌骨無法活動,從而使一些精細動作變得困難而費力。
第三型的發育不良在外觀上表現為拇指與手掌之間的皮蒂愈來愈少,掌骨也細小。第四型,也就是所謂的漂浮拇,掌骨完全缺失或僅儲存殘餘的遺蹟,拇指與手掌之間僅透過一條鬆弛的皮管連線,拇指完全失去功能,只能隨著手的擺動而擺動。在五種型別中,第四型的手術難度最大,尤其是漂浮拇的保指手術。過去的治療方法是透過跖骨重建手術,從腳上取骨重建第一掌骨,術後可以獲得良好的外形和功能。然而,考慮到跖骨重建會影響到足部負重,現在普遍採用半掌骨移植重建技術,從第二掌骨上取部分骨骼重建第一掌骨,手術僅在手部進行,不會影響孩子其他部位的功能,術後拇指的外形和功能可以達到較理想的狀態。
最嚴重的是第五型的拇指發育不良,拇指完全缺失,只能看到四根手指。可以進行示指拇化手術,雖然無法重建新的拇指,但可以獲得拇指的功能。
總而言之,只要拇指發育不良尚未到達完全缺失的程度,即使是漂浮拇,只要家長們不放棄,透過手術保住五指、恢復較理想的外形和功能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