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移植團隊的構成包括器官獲取組織(OPO)協調員、取供體組、供體評估與修復組、受體手術組、體外灌注組、圍術期處理組、呼吸康復組、心理康復組及隨訪社會工作組。
OPO協調員的任務是協調供肺維護以及評估工作,並且負責肺源的獲取與運輸到醫院。
取供體組的責任是在肺源地現場進行供肺質量評估並手術獲取供體。取供體組應備班1-2套,全年24小時待命,一旦有肺源,隨時出發去外地維護並獲取供體肺組織,然後將肺組織安全高效地轉運到本地。取肺組醫生應是經驗豐富的高年資醫生,以確保供體肺的完整安全獲取。
供體評估修復組的職責是對供體在到達手術室後進行再次評估與修剪,並在必要時進行常溫體外供肺灌注(EVLP)調理。鑑於目前供體多是腦死亡患者,供體肺組織需要經過再次評估和修剪,才能進行移植手術。
手術組負責進行自體肺的切除和供體的植入。手術組醫生應具備豐富的經驗,因為自體肺手術的切除本身具有一定挑戰,很多患者都是終末期肺病,體質條件差,肺質量差,胸腔有緻密粘連,切除自身肺組織本身就是挑戰。然而,手術必須保證質量,不能有大量出血,以確保後期移植供體的成功。
麻醉醫生和體外灌注組的任務包括體外迴圈(CPB)和體外膜肺氧合(ECMO)的維護。
圍術期處理組負責調整手術前患者的功能狀態,實施圍術期免疫移植方案,並進行術後逐步離線治療和康復治療。
隨訪社會工作組的職責是負責患者出院後的隨訪工作,根據血藥濃度調整抗排異藥物的用量。肺移植術後患者在康復過程中會面臨多箇隨訪問題,包括術後症狀、抗排異藥物的使用以及血藥濃度的檢測,以及可疑急性排異的再次住院等。
心理康復組負責評估和治療患者在圍術期的心理狀態問題。很多肺移植患者術後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包括移植器官的心理適應能力以及由於大量抗排異藥物使用後的相關心理問題。對於這些心理問題,需要專業人員進行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