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質瘤治療成功,關鍵靠什麼?

治療膠質瘤的關鍵在於規範。膠質瘤需要進行手術、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等綜合治療。每個治療環節都非常重要,必須嚴格遵守治療規範,只有每個環節都達到高標準,才有可能取得最大的收益。如果某個環節出現問題或沒有達到極致,就很難取得最終的成功。

規範的內涵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1. 影像診斷規範:膠質瘤的影像診斷主要依靠磁共振成像,必要時結合多種影像檢查進行診斷。術前的影像診斷需要預測膠質瘤的級別、來源、腫瘤範圍和手術時機的緊迫性,以及需要的輔助手段、預測切除程度以及短期和長期的功能障礙情況等。

2. 腫瘤切除範圍規範:指南推薦儘可能進行最大安全切除,但具體切除程度具有較大主觀性。不同的醫生和醫院選擇不同,可能導致不同的實際切除情況。

3. 功能區定位規範:功能區的定位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社會屬性和需求,醫生需要具備較高的認識水平。功能區定位方法包括清醒開顱、功能磁共振、解剖位置定位和功能神經導航等,不同的機構因歷史原因可能存在差異。需要合理利用自身優勢,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功能保留方案。

4. 切除程度判斷規範:切除程度的判斷需要與腫瘤範圍定義標準一致。膠質瘤的最大安全切除理念適用於各型別的膠質瘤。同時,磁共振掃描的時機也需要規範,在術後48小時內最好進行磁共振,術中磁共振更佳。

5. 病理學診斷規範:規範的病理學診斷涉及組織病理和分子病理,對於術後治療和預後具有重要影響。

6. 術後放化療規範:放化療是膠質瘤的主要輔助治療,術後放療的靶區勾畫和劑量需要規範。同時,術後放化療的時機也有標準。術後未切除完全或未達到極致的部位需要在放療時考慮。是否需要常規化療需要結合綜合診斷來決定。

7. 隨訪規範:術後規範的隨訪是瞭解膠質瘤治療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治療成功的保障。低階別膠質瘤推薦每6個月進行磁共振複查,高階別膠質瘤推薦每3個月進行複查,根據需要可能會增加頻率。保持規範、定期的隨訪是鞏固治療效果的重要基礎。

治療膠質瘤涉及多箇環節,每個環節的規範非常重要。如果前面的環節沒有達到最佳水平,可能會給後續的環節帶來壓力甚至災難。應該努力將每個環節做到最好,以提高患者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更多推荐

Kirner畸形(駝背小指)的治療

Kirner畸形對手指功能的影響較小,除了音樂家和鍵盤操作者等特定人群外,手術主要目的是修復手指的外形。因此,手術適應症較為狹窄。在早期,也就是生長髮育未完成時,長期佩戴一系列伸直支具可能對矯正畸形有一定效果。一般而言,手術推遲到患者達到能夠參與決策的年齡。手術方法可以採用截骨矯正手指骨軸線和糾正指甲畸形,其中包括背側...

兒童腦癱手術FSPR費用

腦癱是造成兒童健康受損的一種嚴重疾病,對而言充滿了恐懼。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很早就被確診患有腦癱,這對父母來說是沉重的打擊。尤其是在過去,由於醫療水平的滯後,對腦癱的治療幾乎沒有什麼有效的方法,這導致了錯誤地認為腦癱是無法治癒的。腦癱固然是醫學上的難題,然而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腦癱的治療也有了一些進展。因此,當家長得...

腦癱可以治癒成正常人嗎

腦癱是一種非進行性的腦損傷疾病,對患者的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這種疾病會導致四肢受累,對患兒的成長和發育造成障礙,特別是對於那些在早期沒有接受有效干預的患兒來說,肢體運動功能可能受到影響。腦癱的危害巨大,主要病變在大腦,症狀累及四肢,會引起運動功能障礙和姿勢障礙,還有一部分患兒可能合併智力障礙和語言障礙等,嚴重的患兒甚...

半掌骨移植(SMRT漂浮拇重建術)要打克氏針嗎?

半掌骨移植重建手術是針對漂浮拇指的一種治療方案,在目前的治療中被廣泛應用。手術包括兩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會使用克氏針進行固定。第一階段是搬移掌骨,手術後需要透過克氏針來保持骨骼的固定,以便更好地實現癒合。具體時間會有所不同,通常需要三個月左右,具體根據患者的情況而定。當骨骼完全癒合後,就可以進行第二階段的手術,即重建拇指...

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有啥區別?

根據肺癌細胞的不同形態,肺癌可分為兩類:小細胞肺癌(SCLC)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小細胞肺癌的癌細胞較小,形狀像燕麥顆粒,也稱為燕麥細胞癌。而非小細胞肺癌是指除小細胞肺癌外的其他肺癌型別,包括腺癌、鱗癌、腺鱗癌、大細胞癌和肉瘤樣癌等多種亞型。準確劃分肺癌的病理組織學型別非常重要,因為不同型別的肺癌在發病特點、...

什麼是肺癌的靶向治療?

肺癌的靶向治療是透過使用具有特異性的藥物,與腫瘤細胞特定的靶點結合,誘導腫瘤細胞發生凋亡,而不會對正常細胞造成傷害。為了選擇合適的靶向藥物進行治療,首先需要對患者進行基因檢測,以確定是否存在相關的基因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尤其是非鱗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是基因突變的主要人群。目前已知的常見靶點包括EGFR,其發生率為40...

什麼是磨玻璃結節?

提到肺部磨玻璃影,常常擔心它的可能是肺癌。所謂磨玻璃影,就是類似洗漱間門上那種模糊不清的玻璃,小於3cm的稱之為肺結節。磨玻璃結節是一種影像學上的概念或描述,通常分為純磨玻璃結節和混合型磨玻璃結節。在這些結節中,5mm以下的結節基本上考慮良性的可能性較大,一年檢查一次即可;5-8mm之間的惡性率僅為1%,半年檢查一次即...

如何做好肺移植團隊的建設,提高肺移植質量

肺移植團隊的構成包括器官獲取組織(OPO)協調員、取供體組、供體評估與修復組、受體手術組、體外灌注組、圍術期處理組、呼吸康復組、心理康復組及隨訪社會工作組。OPO協調員的任務是協調供肺維護以及評估工作,並且負責肺源的獲取與運輸到醫院。取供體組的責任是在肺源地現場進行供肺質量評估並手術獲取供體。取供體組應備班1-2套,全...

如何照顧肺移植術後近期的病人

1、血流動力學管理保持儘可能低的血容量是肺移植術後血流動力學管理的核心原則。同時,應注意調整血紅蛋白和凝血狀態。為確保重要臟器的灌注壓力,應限制液體入量,並聯合使用低劑量的體迴圈血管收縮藥,以避免液體過量的發生。2、免疫抑制治療在肺移植手術時,多克隆抗淋巴細胞製劑及白介素2受體拮抗劑被廣泛應用作為誘導免疫抑制製劑,可減...

肺移植排異反應的症狀,排異反應如何治療?

排斥反應是指人體對於移植到體內的異體組織或器官產生的免疫學反應,目的是攻擊、破壞和清除移植物。肺移植中的排斥反應主要包括急性排斥反應和慢性排斥反應。術後前三個月至少發生三次急性排斥反應,而慢性排斥反應則普遍存在。輕度的慢性排斥反應對患者生活無大礙,但嚴重的情況需要再次進行肺移植。急性排斥反應和慢性排斥反應的區別主要體現...

肺移植——什麼是心肺聯合移植?

心肺聯合移植是指將供體心臟和雙側或單側肺臟同時植入受體胸腔,以取代受體終末期病變的心臟和肺臟。1968年,Cooley首次成功施行了這種手術。據國際心肺移植協會的報告,從1982年1月至2018年6月,全球共完成了4884例心肺聯合移植,其中最高峰出現在1989年,當年完成了284例。然而,由於供器官短缺和外科技術的進...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