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是尿路結石。男性患者多於女性,大約為4:1。尿路結石可以形成在腎臟和膀胱內。上尿路結石和下尿路結石在形成機制、病因、結石成分和流行病學上存在顯著差異。上尿路結石大多是草酸鈣結石,而磷酸鎂銨結石在膀胱結石中更常見。結石形成的三種最基本的理論是成核作用、結石基質和晶體抑制物質。根據上尿路結石形成機制的不同,結石可以分為與代謝因素相關的結石和感染性結石。細菌、感染產物和壞死組織也可能成為結石形成的核心因素。
尿結石的主要症狀包括疼痛、血尿、尿頻、尿急、發熱和寒顫。
在治療方面,非手術方法通常適用於結石直徑小於1釐米、周圍光滑、無明顯尿流梗阻或感染的患者。對於一些臨床上不引起症狀的較大鹿角形結石,也可以採取非手術處理。非手術治療方法包括大量飲水、中草藥治療、針刺療法、跳躍活動以及針對感染和代謝紊亂等針對性治療。
手術療法根據結石的大小和位置選擇不同的手術方案,如體外碎石、輸尿管鏡下鈥鐳射碎石術、輸尿管軟鏡鈥鐳射碎石術、經皮腎鏡碎石術、腎實質切開取石術、腎盂腎實質聯合切開取石術等。
在預防方面,與飲食營養有關。在攝入大量動物蛋白和糖後,體內會產生大量草酸和尿酸,並促進鈣的腸道吸收,攝入過多的脂肪會增加尿液中草酸鹽的含量。這些情況可能促使結石形成。研究表明,發達國家結石發病率明顯增高,原因與這些國家對動物蛋白、脂肪和糖的消費量增加有關。另一箇導致尿結石的飲食因素是經常食用含有較高草酸的食物,如菠菜、甜菜、桔子、巧克力和濃茶等,尤其是菠菜和濃茶可導致高草酸尿。
為預防尿結石的復發,有幾項主要措施,首先是多飲水和適度運動,每天飲水2升以上,避免紅茶和咖啡的攝入,飲水後適度運動,如跳繩和體操。其次是含鈣結石的預防,與高鈣尿症和高草酸尿有關,同時要排除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特發性高鈣尿和腎小管性酸中毒等疾病。對於尿酸結石,除了減少海產品的攝入外,還要少飲酒,適量使用尿酸生成抑製劑,如別嘌呤醇,並用鹼化尿液製劑。對於感染性結石,在去除病因和使用抗生素的同時,可以酸化尿液,選用氯化胺等藥物。
主要禁忌包括避免母乳不足、高動物蛋白、高精製糖和富含草酸食物的過量攝入,及時治療泌尿系統感染性疾病,積極治療原發病症,多飲水,多參加體育活動,發現腰部疼痛、尿液混濁或血尿等情況應及時就診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