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索靜脈曲張是一種常見的青壯年疾病,指的是由於精索靜脈血流阻塞導致精索蔓狀叢(靜脈血管叢)血管擴張、迂曲和變長的情況。
精索靜脈曲張在男性人群中的發病率為10-15%,在男性不育中佔15-20%。該病通常發生在左側,但也有不少雙側發病者,大約佔總髮病率的20%。
精索靜脈曲張可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原發性精索靜脈曲張的主要原因與靜脈瓣和靜脈壁的功能異常有關,導致靜脈血液逆流。
繼發性精索靜脈曲張是由於精索靜脈在血液迴流過程中受到壓迫所引起的,常見的壓迫病變包括腎腫瘤、腹膜後腫瘤、腹膜後纖維化和胡桃夾綜合徵等。精索靜脈曲張會導致區域性溫度升高、缺氧、pH值改變以及有毒物質滯留,造成精子數量減少、活動能力下降和畸形精子比例的升高,從而降低男性的生育能力。然而,並非所有患有精索靜脈曲張的患者都會出現不育的情況。
精索靜脈曲張的症狀包括睪丸等部位的不適感,主要表現為睪丸的墜脹感、陰囊溼冷、脹痛和隱痛。不適感還可能向同側的會陰、腹股溝和腰部放射,在勞累、長時間行走、劇烈運動和性生活後症狀可能加重,而平臥休息後可以得到緩解。個別人還可能表現出情緒不穩定、失眠多夢、精神衰弱和乏力等神經衰弱症狀。
一般來說,輕度精索靜脈曲張患者不太會出現上述症狀,而中度和重度患者的症狀可能較為明顯。當然,不能一概而論。
治療精索靜脈曲張需注意的問題是,在成年男性中該病的患病率為10-15%,其中75%的患者並不影響生育,只有25%的患者可能影響生育,這部分患者需要進行治療。
精索靜脈曲張有多種處理方法,包括不需治療、定期複查、藥物治療(包括中醫藥治療)和手術等。對於由精索靜脈曲張導致的男性不育,可採用藥物、手術或輔助生育技術等方法進行治療。
治療方法首先採用藥物和保守治療,通常可選擇活血化瘀和補腎益精的中藥,並觀察治療效果3-6個月。如果效果不佳,則可以考慮進一步採用手術治療。
一般情況下,手術只在下述情況下被考慮:
1. 精索靜脈曲張合併不育,經過保守治療無效;
2. 精索靜脈曲張合併睪丸墜脹疼痛,經過保守治療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