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疾病,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是老年人關節殘疾的主要原因。其特點是關節軟骨逐漸退行性變性和消失,造成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質反應性增生,引發一系列臨床症狀,如緩慢進展的關節疼痛、觸痛、僵硬、腫大、活動時的骨擦音、關節積液及運動障礙等。由於膝蓋和髖關節承受較大的重量負荷,所以肥胖者更容易患上膝蓋和髖骨關節炎,並且對於受壓和磨損較多的關節,例如頸椎和腰椎,也容易發生病變。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特殊職業的人容易患上骨關節炎。例如芭蕾舞演員的跖趾關節、紡織工的手部關節、礦工的髖關節和膝關節、棒球運動員的肩關節和肘關節、足球運動員的足踝、膝蓋以及拳擊運動員的手指關節等。因此,對於這些人而言,預防和治療骨關節炎尤為重要。
在預防和治療骨關節炎方面,可以多進行一些物理按摩,以增強患者的肌力和改善關節活動範圍。然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最好由專科醫生進行按摩操作,因為若操作不當,可能加重疾病病情。老年人常伴有骨質疏鬆現象,若按摩力度過大,很容易導致骨折。特別是對於頸椎和腰椎骨質增生的老年人來說,更應避免濫用按摩治療,因為不當的按摩可能造成骨折,並導致神經損傷甚至癱瘓的嚴重後果。
在日常生活中,運動時要注意保護已受損的關節。避免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不要盲目地做反覆屈伸膝蓋、揉按髕骨、抖晃膝蓋等動作。此外,還要特別注意避免關節受到機械性損傷,儘量減少關節的負荷和磨損。
平時應該穿著合適的鞋子,避免穿平底鞋。最好選擇鬆軟、鞋底有彈性的鞋子,例如矮坡跟的休閒鞋,這樣可以減輕重力對關節的衝擊,減少關節的磨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