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父母而言,希望寶寶在外貌和內在方面都是完好無缺的、健康的。因此,在懷孕後,每個孕媽媽都非常小心地進行每次產檢。NT檢查、唐氏篩查、糖篩、四維超聲等都是比較重要的檢查專案,可以作為寶寶是否有畸形的參考。然而,許多人誤以為只要四維超聲透過了,寶寶就沒有問題了。實際上,四維超聲並不是萬能的。孕期的每項檢查都只能作為參考,並不能百分之百確定,尤其是某些型別的畸形,在檢查中根本無法發現,只有在寶寶出生後才會被髮現。
首先是聽力問題。在胎兒四個月後,會逐漸有胎動,有些孕媽媽會選擇進行胎教,與寶寶互動。這並不是巧合,因為在子宮內,胎兒的聽力已經開始發育了。但有些寶寶直到出生後才被髮現聽力出現問題。孕期的檢查並不能確定這一點。
其次是視力問題。在子宮內,胎兒的眼睛是閉著的,直到寶寶出生幾個小時後才會慢慢睜開眼睛。新生兒的視力很模糊,在三個月後才會逐漸變得清晰。但此時的寶寶還太小,無法表達自己是否有視力問題,更不用說在子宮內發現了。
第三是語言表達能力問題。不同寶寶的發育階段不同。有些寶寶會晚一些開始說話,有些則遲遲不願意說話。對於說話不流利、字不清晰的寶寶,家長不會過多擔心。但如果寶寶到了應該說話的年齡卻無法說出一箇字,這才令人擔憂。然而,在孕期中無法檢查胎兒是否有語言異常。
最後是手指和腳趾的異常問題。在子宮內,胎兒的手是握拳的狀態。當醫生進行大排畸時,如果胎兒的手指或腳趾出現多指或並指等異常情況,大排畸也無法發現,但個別寶寶還是可以配合醫生的。
這些型別的畸形在孕期是無法檢查出來的,但產檢同樣非常重要。如果在孕期出現母嬰問題,有時檢查結果可以提醒父母,並及時進行預防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