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患兒因誤診導致膽總管囊腫穿孔,在發現時已經發生。這時,膽汁會流入腹腔,引發嚴重的腹腔炎症,患兒可能面臨重症感染、電解質紊亂等危險,身體十分虛弱。在這種情況下,手術出血也會很嚴重,而且腹腔粘連也會使手術難以進行。因此,可以選擇進行膽道外引流,將膽道內的膽汁引流出體外,使患兒逐步康復。在進行根治性手術前,進行1-3個月的引流治療。現在我來詳細介紹一下膽道外引流術。
圖一是膽道的遠端,膽道內有蛋白栓(結石)堵塞膽汁出口,導致膽總管內膽汁積聚,引起張力增加,最終導致膽總管穿孔並潰破,使膽汁流入腹腔。圖二展示瞭如何放置T管以進行膽道外引流,這樣可以持續引流肝臟產生的膽汁。圖三顯示了T管放置兩週後,腹腔內的網膜開始包裹引流管,並逐漸纖維化,同時在T管的外部形成一箇瘻管。如果T管意外脫出,可以及時沿腹壁引流口重新植入一根軟管,以確保持續引流(當然,最好是保護好引流管,避免脫出)。
透過引流管引流出的膽汁有時渾濁,有時較清,有時呈黃色,有時變綠,有時排出量較大,有時較少,有時濃稠,有時稀薄。這些現象都是正常的,並且與飲食有關。只要保護好引流管,保證持續引流,患兒就能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