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主動脈夾層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心血管疾病,其死亡率可高達20%。據我院與美國研究人員合作的研究結果顯示,急性主動脈夾層的發病有一定的時間規律。在不同季節中,冬季的發病率最高,夏季的發病率最低。此外,針對一週中的不同時間節點,週三是發病高峰,而週日的發病率最低。
值得注意的是,急性主動脈夾層的發生率與氣候因素密切相關。研究顯示,氣溫的升高與發病率的降低呈顯著負相關;然而,大氣氣壓的升高與發病率的增加呈顯著正相關。
此外,研究人員還觀察到急性主動脈夾層的發生率可能在月相變化中有所波動。具體而言,在每個月的陰曆十五前後,即滿月期,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的發病率較高。
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研究結果對於瞭解急性主動脈夾層的發病機制具有重要意義,並對該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提供了有益的參考。該研究中還發現,冬季的穩定型主動脈夾層發病率為33.6%,夏季為17.2%,春季和秋季分別為24.9%。相較於其他季節,冬季穩定型主動脈夾層的發病風險增加了51.9%,而與夏季相比增加了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