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結石的診斷確診,就需要儘早進行相應的治療。在傳統方法中,對於下頜下腺遠中段的小結石,通常採用擴張導管口和酸刺激等保守方法來幫助結石自行排出。如果結石不能自行排出或體積較大,將採取口底粘膜切開取石的方法。然而,隨著裝置和技術的不斷進步,現在可以採用經口內入路下頜下腺取石術來處理下頜下腺腺門段結石,而無需摘除腺體,其成功率為82%至98%。
此外,對於某些病例,體外碎石術也可以作為一種治療方法。在超聲引導下,碎石探頭產生衝擊波以幫助將結石粉碎。研究顯示,體外碎石術可以完全清除50%至58%的結石,76%至100%的患者症狀也會得到改善。
在過去的20多年裡,涎腺內鏡裝置和微型外科器械得到了不斷的改進,出現了許多具有不同硬度和直徑的多工作通道涎腺內鏡。外科醫師可以使用這些涎腺內鏡配套的微型外科器械來進行結石取出的操作。這種方法可以避免破壞導管口,或者僅需做出很小的切口即可取出結石。在結石取出後,還可以進行再次探查,以確定是否有結石殘留,從而減少術後症狀復發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