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疹是一種讓人非常煩惱的面板問題,表現為腳上脫皮、起泡、奇癢難受、散發出臭氣。針對這一問題,中日醫院面板科主任醫師錢文燕表示,近九成的溼疹患者存在脾虛的情況。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患有慢性溼疹的人之所以容易復發,是因為脾虛導致代謝產生的水液無法正常排出體外,導致溼邪堆積在面板上引發溼疹。正常情況下,脾臟具有排除體內溼熱的功能,但如果脾胃功能虛弱,溼熱的運化和排洩能力也會減弱,從而導致溼邪滯留引發溼疹。
此外,工作節奏快、生活作息不規律、心情差等因素也可能導致免疫功能下降,成為溼疹的誘因。面板有時會代表憤怒、恐懼、憂傷和羞愧等情緒,長期處於不良情緒中,可引發生理功能紊亂。在大壓力下,身體會釋放大量的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等物質,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產生大量自由基,攻擊能釋放過敏原的肥大細胞,從而引發面板問題。在慢性溼疹的治療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服用大量藥物,而某些藥物本身對脾胃有損傷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患者脾虛,進而使病情難以康復。因此,在溼疹治療過程中,除了藥物治療,還應注重調理脾胃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