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對於發燒的用法規範為發熱。是否會發熱主要取決於炎症的型別和個人體質。一般來說,多數炎症都會引起身體發熱,但是對於婦科炎症或者體質較好、抵抗能力較強的人群,可能不會出現發熱的情況。
炎症一般是指機體對個人損害因素的區域性組織反應,它主要是一種防禦反應,其區域性表現為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 其基本病理變化包括變質、滲出和增生這三個密切相關的過程,有時還會伴有發熱。機體對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比較敏感,高溫可以殺滅病原體,因此當機體發生炎症反應時,可能會出現防禦反應,透過提高體溫來殺滅侵入機體的病原體,表現為發熱。
但並不是所有的炎症反應都會引起發熱,例如陰道炎等炎症性疾病一般不會引起發熱,只有當炎症持續擴散並存在上行感染時,才會激發免疫反應導致體溫升高。此外,對於身體體質較好、抵抗力較強的人群,抵抗力較強,炎症對機體的刺激減少,因此不會引起發熱現象。
如果出現炎症反應引起發熱的情況,體溫低於38.5℃時,可以進行物理降溫,比如用溫水擦拭手心、腹股溝等部位。如果高熱持續不退,則應儘快就醫,前往醫院普內科進行就診,並進行血常規、血生化等檢查,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藥物治療,比如布洛芬緩釋膠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