痣細胞的分佈部位可分為交界痣、皮內痣和混合痣三種型別。交界痣通常在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出現,直徑較小(1~6mm),表面光滑或略高出皮面,顏色呈淡褐色至黑褐色斑疹,沒有毛髮覆蓋。交界痣可以出現在身體的任何部位。
混合痣外觀與交界痣相似,但可能更高起,有時會長出毛髮,多見於兒童和少年。
皮內痣是成年人常見的痣型別,痣細胞位於較深位置,形成半球形隆起的丘疹或結節,直徑可達數毫米至數釐米,表面光滑或呈乳頭狀,有時含有毛髮。
色素痣的生長過程是不穩定的,通常經歷成熟至衰老的演化過程。開始時多為小而平的交界痣,隨後大多發展為混合痣,最後轉變為皮內痣。
觀察色素痣需要考慮多箇方面,包括使用ABCDE原則,即(A)形狀是否對稱,(B)邊緣是否規則,(C)顏色是否均勻,(D)直徑大小,以及(E)發展程度。綜合判斷這些因素可以幫助識別色素痣的特徵。
當色素痣發生惡變時,如原本正常的痣突然形狀不規則、增大、顏色加深、有炎症反應,區域性會出現輕度灼熱和刺痛感,邊緣處可能會出現衛星小點,甚至破潰或出血,就需要提高警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