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月經量是每次月經總體失血量的表示,正常範圍在20-60毫升之間。若月經量少於這個標準,就被稱為月經量過少,屬於月經不調的一種表現。偶爾出現月經量少一般不會對身體產生不利的影響。然而,如果持續時間較長,女性可能會面臨疼痛、面板問題、婦科炎症甚至不孕等危害,因此女性一定要引起重視,不能掉以輕心。
疼痛是月經量少的常見症狀。月經量少意味著經血不能順利排出子宮,按中醫的說法就是“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因此,無法順利排出的月經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女性痛經,並有可能引發頭痛。
月經量少可能導致經血無法排出,從而滯留在子宮內,致使更多垃圾和毒素積聚在子宮內部,進而導致一系列面板問題,如色斑、暗瘡、面板暗沉等,影響女性面部的美觀。
月經量少容易導致子宮內淤血,如果無法順利排出,就可能導致細菌滋生,進而引發一系列婦科疾病,如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多囊卵巢綜合徵、卵巢炎症和卵巢囊腫等。這些疾病的出現會引起下腹痛、高熱、噁心、嘔吐、白帶異常、腰痠背痛,以及多毛、肥胖、閉經、痤瘡等症狀。
月經量少問題長期存在時,可能會影響女性正常的生育功能,甚至導致女性提前閉經,嚴重時會導致不孕。
由於月經量少的危害較多,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養護措施,儘可能預防或改善月經不調的問題:
1. 避免不必要的宮腔操作,如防止人工流產,選擇合適的醫院進行放置或取出宮內節育器。
2. 注意私處衛生,避免不潔的性生活,日常清潔只需用清水擦洗外陰即可,不要用水或洗液沖洗陰道,以免破壞陰道的平衡。
3. 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不要過度節食減肥,體育鍛鍊要適宜,避免過度疲勞,工作、學習和生活時要注意減壓,放鬆身心。
此外,我要提醒各位女性,不要忽視月經量少的問題,長期持續時一定要積極就醫,透過檢查做出初步診斷並進行相應治療。對此,我參考了以下文獻:
1.《婦科常見病必讀全書》,樊慶泊著,中國婦女出版社,2018年。
2.《女科那點事》,王祖龍、李暉、崔永霞主編,苗曉平、趙盼盼、陳如兵等副主編,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