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膽固醇早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如果長時間持續升高,會對心臟、腦部、肺、腎臟和血管等重要器官產生不良影響,進而引發一系列臨床症狀,例如心絞痛、肝功能減退、動脈硬化和腦部缺血等。
膽固醇是血脂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良生活習慣會導致血脂水平升高,進而引發膽固醇長期性的升高。如果沒有透過運動和飲食調理的方式進行干預,會對人體多箇器官產生不利影響。比如,膽固醇可以在心肌細胞中沉積,影響心臟的正常收縮功能,導致心肌肥厚,患者可能出現心肌缺血。而長時間的高膽固醇攝入也可能導致肝臟脂肪沉積,進一步發展成脂肪肝或肝硬化,還會引發血管硬化、血栓形成,最終導致肝臟、腦部和心臟缺血等問題。
由此可見,膽固醇長時間的升高會對人體重要器官造成病理性損害,且其損害程度可能變得非常嚴重。因此,透過飲食、運動和藥物治療將膽固醇水平降至正常範圍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