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類藥物是目前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患者常用的藥物,因為它不僅能有效降低膽固醇,還能穩定逆轉斑塊。 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對血脂高以及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發生非常有益。然而,由於長期服用存在潛在風險,因此必須進行定期檢查。
檢查的目的是評估他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首次檢查應在服用他汀1-2個月後進行,不應間隔太久。此次檢查的目的是判斷服用的劑量是否合適、是否達到了目標血脂水平以及是否存在可接受的副作用。之後,每1-2個月進行一次複查,穩定後可延長至半年一次。
對於服用他汀一年後的檢查專案,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1. 由於他汀類藥物可能增加血糖升高的風險,需檢查血糖水平。
2. 檢查血脂水平,不同的血脂水平和伴隨疾病對目標血脂值的要求不同;若血脂不達標,可能需要調整劑量或更換藥物。
3. 他汀類藥物可能對腎臟功能造成損害,因此腎功能檢查必不可少,這直接影響他汀的用量。
4. 他汀類藥物治療期間,氨基轉移酶升高的發生率為0.5%至3.0%,因此需要進行肝功能檢查。
5. 他汀類藥物常見且重要的副作用是對肝酶和肌肉的影響,若服藥後出現肌肉痛,應隨時進行檢查。
6. 注意是否出現肌肉疼痛、面板無力、面板瘙癢、皮疹、關節痛、失眠等不適症狀,同時需關注平時的血壓情況。
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需要注意進行定期檢查,以確保藥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這些檢查專案對於評估療效和早期發現潛在問題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