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藥可能導致月經持續不走的原因可以分為三類。一種可能是因為避孕藥本身的副作用,口服避孕藥中含有較高水平的雌激素、孕激素或者雌孕激素合劑,其服用後會改變體內的激素水平,導致月經不調,表現為月經量增多、閉經、月經量少或者月經淋漓不盡等情況。通常情況下,避孕藥停用後,月經會在一箇月內恢復正常。
另一種可能是因為在服用避孕藥之前已經懷孕,但是卻出現了流產的情況。部分避孕藥在懷孕後的服用會導致流產,所以如果出現陰道持續出血的情況,可以透過檢查血液中的妊娠激素(HCG)水平來確診是否懷孕。一般情況下,不會選擇保胎治療,而是採取人工流產終止妊娠的方式,並加上清宮術以防止感染。
第三種可能是因為避孕藥期間合併了其他疾病。常見的疾病包括子宮內膜增厚症和子宮肌瘤。子宮內膜增厚症可能是由於育齡期婦女長期無排卵、少排卵或者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引起的,表現為陰道異常出血、經期延長、出血量增加以及非經期出血等情況。治療上可以透過刮宮術來處理出血期,並進行組織活檢。對於有惡變傾向的情況,建議進行全子宮切除。
而子宮肌瘤的發病原因不明,可能與激素代謝異常有關,通常不會出現異常情況。但如果肌瘤增大,可能會出現陰道不規則出血、月經不暢、腹痛、貧血等症狀。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米非司酮或者他莫昔芬來縮小肌瘤並抑制生長。如果肌瘤過大,或者出現嚴重出血或導致不孕的情況,需要及時進行手術切除或子宮切除。
需要注意的是,避孕藥中含有較多的雌性激素,最好不要長期服用。服用避孕藥後可能會出現內分泌紊亂、月經不調、閉經等情況。建議考慮其他避孕措施,如安全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