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重的調理方法如下:
1、運動可以激發人體陽氣,促進臟腑代謝功能,加速溼氣排洩。具體方法包括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極、跳舞等,改善氣血迴圈,加快血液代謝。飲食應清淡,腸胃系統與全身營養代謝有關,最好採取清淡、適量、均衡的飲食方式。酒、牛奶、肉類、油膩的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導致脾胃功能失調。胃脹滿、消化不良、堆積發酵以及甜食和油炸食品會誘發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炎症反應。生冷食物,如冰棒、冰飲和雪糕,具有較強的涼性,會使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受阻,因此不應常食用。
2、避免潮溼的環境。除了與自身代謝有關外,人體溼氣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與環境有關。經常生活在潮溼陰冷的環境中容易使溼氣侵入體內。因此,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避免直接睡在地板上,地板溼氣重,容易進入體內,導致全身或四肢痠痛。在潮溼、下雨天減少外出或避免淋雨,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溼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淨,吹乾頭髮。如果房間潮溼嚴重,應多開窗通風換氣。若地板和牆壁潮溼重,可使用電器除溼。
3、調理脾胃是去溼的根本方法之一。中醫推薦的食療方案包括以紅小豆、薏米、山藥為主,輔以蕎麥、葛根、茯苓和小米煮粥。這些食材均能入脾胃、腎經,具有健脾祛溼、補中益氣的功效。由於溼氣主要影響脾胃運化功能,因此健脾祛溼至關重要。如果在陰雨天感覺身體不適、精神不振,說明體內溼氣較重,需要及時去除溼氣。
以上是去除溼氣的調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