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部出現紅色小包的原因可能是丘疹性蕁麻疹。此病由蚊蟲叮咬引起面板過敏反應,主要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患者面部出現紅色丘疹,呈圓形狀,中央可能出現丘皰疹、水皰或大皰,並且很少融合。患者經常感到劇癢,不斷搔抓可能導致感染。
治療方面,可以口服複方甘草酸苷片和依巴斯汀片。外用方面,如果出現水皰和輕微瘙癢,可以使用爐甘石洗劑。如果水皰破裂,伴有潰爛和加劇的瘙癢,可以進行區域性冷溼敷,使用複方黃柏洗劑。之後,可以外用紫草油和表皮生長因子凝膠混合塗抹。在治療期間,患者被告知在外出時需使用驅蚊藥水或藥膏,同時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酒類。
其次,考慮為細菌性毛囊炎,主要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淺層細菌性毛囊炎是毛囊口淺表炎症,表現為毛囊口的炎症性丘疹或膿皰。病變大小如綠豆至黃豆,四周有紅暈,中央有毛髮穿過,膿皰乾涸或破潰後形成黃痂。脫落後可以癒合,如果炎症向深部發展,可能導致瘢痕形成。該病可發生在面部,同時伴有區域性淋巴結腫大。透過面板科血常規檢測,可以發現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數量增多,並可分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
治療方面,可以口服羅紅黴素膠囊或鹽酸莫西沙星片。外用方面,可以區域性應用康復新液進行冷溼敷,然後交替使用夫西地酸乳膏和甲硝唑凝膠。同時,患者需注意清淡飲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飲酒,保持充足休息和睡眠。外出時也需注意防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