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養成了少食多餐的習慣,認為這樣對胃有好處。但事實上,少食多餐並不適用於所有人。它主要是醫生針對胃腸道疾病患者和老年人提出的建議。這些人的胃腸道消化功能較差,少食多餐可以減少食物對胃腸道的刺激,有助於養胃。然而,在採用少食多餐的同時,飲食結構也要注意。對於大多數正常人而言,健康、規律的一日三餐已經符合正常消化習慣。如果隨意改變飲食習慣,不僅不能養胃,而且可能對胃腸道造成其他傷害。
首先,特殊人群包括胃腸道疾病患者和老年人。患有胃炎、胃潰瘍、腸炎等疾病的患者,尤其是做過胃部手術的患者,胃部較為脆弱,胃容量較小,消化功能也減弱。如果正常飲食,大量食物短時間內進入胃部,會加重胃痛、胃脹,對疾病的康復也不利。所以選擇少食多餐可以部分地起到養胃的作用。而老年人身體機能逐漸退化,消化功能也衰退,正常進食容易導致胃內積食,不利於養胃。對於這些人群來說,可以適當調整飲食結構,逐步適應少食多餐的飲食習慣,有助於保護胃腸道,達到養胃的目的。
而對於大多數正常人群而言,已經適應了健康、規律的一日三餐。如果隨意改變習慣,一次進食量過少,無法補充足夠的營養和能量,影響正常工作學習。而過多的餐次會增加胃部消化負擔,打亂正常的消化規律,可能導致胃腸道功能紊亂,無益於養胃,反而可能引發其他疾病。
所以,對於正常人群而言,保持規律、健康、適當的飲食即可,不必過分追求養胃。而對於特殊人群而言,在少食多餐的同時,還應注意飲食清淡,選擇刺激性小、溫和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麵條、瘦肉湯、魚肉等,適量加入新鮮蔬菜,均衡補充營養,儘量少吃肥甘厚膩、辛辣刺激的食物,否則也不利於養胃。